17分钟、5次电除颤,高效急救,无缝对接!|热消息

2023-06-15 09:27:56   来源:临海在线


(资料图)

近日,54岁的陈明(化名)跟往常一样起床准备上班。突如其来的一阵胸痛让他措不及防,但陈明以为是起床起猛了,缓一阵就好了,可持续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,联系家人的同时,他自行前往家附近诊所。 “快上医院!”诊所的接诊医生紧急呼叫120。 “不好,室颤!”一上车,陈明开始四肢抽搐,伴随意识不清,旁人怎么喊都没有反应。“双向波150J除颤,持续心肺复苏……”一系列急救措施在120车上紧张有序地开展。同时,院前急救医生紧急启动院内5G信息传输系统,“患者疑似心梗,目前正在实施心肺复苏……”。在恩泽医院急诊科,5G信息传输系统一键触发远程视频会诊。急诊内科医生一边有序指导车内救治,一边快速分析救护车传回的数据,提前确定急救方案,制定出最佳的抢救方案,做好救治准备工作。而此时,急诊监护室、心内科医生团队迅速集结,5分钟到达急诊红区,严阵以待。上车即入院,患者未到,信息先行,无缝衔接让这场生死拉锯战分秒必争。5分钟后,陈明送达恩泽医院急诊科,被快速推进复苏室,还没来得及安置,却再次突发室颤。“患者再发室颤!持续心肺复苏,除颤准备!”……室性心律反复失常,这种高度不稳定的恶性状态也被称为“电风暴”。要知道,急性心梗并发心室电风暴,如果不能终止,患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。历时17分钟,经历5次电除颤,陈明终于恢复窦性心律。但危机仍未解除,根据心电图显示,清晰指向左主干堵塞。左主干血管支配整个左心系统,提供心脏2/3以上的血液供应,一旦完全堵塞,死亡率在99%以上。情况危急,当班医生立即呼叫急诊ECMO团队,予行V-A ECMO(静脉-动脉体外膜肺氧合)治疗,用ECMO“人工心肺机”暂时代替人体的心肺,在体外为患者进行血液氧合,以维持生命,赢得抢救时间。随着ECMO成功上机,陈明的即时经皮氧饱和度上升至98%。在确保稳定的生命体征下,当务之急,要通过介入手术明确血管堵塞的清晰定位,及时疏通以避免大面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。术中造影清晰提示:左主干次全堵塞,前降支LAD近段90%狭窄伴血栓影,左回旋支开口约80%狭窄。介入团队快速、精准地在其左前降支近段放入一枚支架,随着血流恢复,手术成功,警报暂时解除。陈明被送往重症监护室,在医护团队精心护理下,成功闯过了发热、凝血功能差、心功能差等重重难关,3天后,成功拔除了ECMO管、气管插管等管路,“轻装”转入心内科病房,进行进一步治疗。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总算划上了圆满的句号,其背后是恩泽医院急诊科“5G+远程诊断”项目的护航下,集结团队力量,无缝衔接、高效联动、精准诊疗。高效规范的院前急救,及时给力的后援保障,为患者打通了一条生命救援“高速路”,让危重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快速的诊断、更合理的治疗,成就生命的破茧重生。5G+远程诊断台州恩泽医疗中心“基于5G的全方位远程诊断创新应用开发”项目,自2021年8月被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确定为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。通过建设远程医疗专网、医疗设备数据开放平台等远程医疗体系,构建起覆盖台州市全市100余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、700万人口的5G+远程医疗诊断体系,有效助力“区域性数字化危重病急救体系”建设,以此提高急救成功率。

关键词: